近日,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從江蘇省常州市傳來:由河南平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高電氣”)聯合多家單位共同研發的世界首臺800千伏80千安斷路器,在國網(常州)電氣設備檢測中心順利通過所有試驗。這項被譽為“電網安全守護神”的重大技術突破,不僅解決了困擾我國電網發展多年的關鍵難題,更標志著我國在超高壓電力裝備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國際首臺800千伏80千安斷路器通過全部型式試驗
電網的"心臟病":短路電流危機
如果把電網比作人體的循環系統,那么短路電流就像是突發的“心臟病”——一旦發生,電流會瞬間暴增,可能對整個電網造成致命傷害。隨著西北地區大規模新能源的接入和跨區輸電規模的擴大,電網容量不斷攀升,短路電流水平也隨之增長,這就像心臟負擔越來越重,隨時可能出現問題。
特別是在西北750千伏電網中,短路電流超標已經成為制約電網負荷提升的“攔路虎”,就像是給電網的發展戴上了一副無形的枷鎖。在項目研發之初,國內外都沒有800千伏80千安的開關設備,沒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鑒,這讓研發團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世界級技術難題:馴服狂暴的"電老虎"
“開斷80千安短路電流時的電弧能量比63千安提高了60%,溫度高達25000K,相當于太陽表面溫度的4倍多。這種情況下,電弧等離子體呈現出非平衡、非穩態、非線性特征,行為難以預測和控制。”項目技術負責人魏建巍表示。
80千安的大容量開斷被業界稱為“世界級技術挑戰”。想象一下,要在瞬間切斷相當于幾萬臺空調同時運行的電流,這無異于馴服一頭狂暴的“電老虎”。在這個過程中,電弧的分解產物生成量比傳統設備高70%以上,觸頭材料蒸發噴濺與滅弧介質形成復雜的多形態體系,關鍵試驗恢復電壓上升率提高27%,介質強度恢復更加困難,熱擊穿和重燃概率極高。
斷口間熱氣流難以消散,容易發生熱擊穿
平高電氣項目團隊圍繞高壓大容量斷路器開斷電弧這一世界級難題,搭建了國際首套非接觸光學測量平臺,首次把“看不見”的電弧變成了“可測、可定、可校”的數字樣本;以此硬核數據為錨點,創新提出能量-流體-輻射多場耦合建模方法,將全域預測誤差壓縮至5%以內,筑起高壓開斷機理研究的“數字基石”;在此基礎上,打通放電-輸運-燒蝕-湍流-恢復的全流程仿真鏈,實現80千安極限開斷全過程毫米-微秒級高精度復現;進一步揭示“湍流熱擴散主導電弧能量耗散”的物理機制,并據此提出“增強湍流冷卻-加速介質恢復”的性能提升路線;最終形成“測量-建模-仿真-機制-調控”一體化技術體系,通過噴口結構、操動特性、耐燒蝕材料的協同優化,完成800千伏80千安斷路器極端工況下的穩定可控開斷,填補了國際大容量開斷技術空白。
?電弧燒蝕相變組分測量
熱擴散增強后零區電弧溫度及密度
從理論到實踐:仿真與試驗的完美契合
平高電氣研發團隊通過構建覆蓋電弧放電到介質恢復全過程的高精度數值仿真模型,實現了斷路器全開斷的精確仿真計算。這就像是給“電老虎”做了一次全面的CT掃描,揭示了氣流場驅動下的電弧冷卻機理與介質恢復規律。
? ? ? ? ? ?不同電流下的湍流效應研究???????????徑向熱流分布
依托以上關鍵技術突破,800千伏80千安斷路器不僅實現全部型式試驗均一次性通過,更在核心指標上展現超強實力—滿容量開合短路電流達?80/216 千安、直流分量時間常數120毫秒、電壽命20次(E2級),彰顯了產品優異的開斷性能!
“圍繞壓力、電弧電壓、電弧電流等核心參量展開深度對比,仿真計算與試驗測量結果呈現高度一致性,這一關鍵突破不僅印證了仿真方法的可靠性,更從根本上確立了開斷性能調控策略的科學性。”平高電氣氣流場仿真技術負責人李淼鑫說。
意義重大:為電網發展保駕護航
“通過800千伏80千安斷路器的成功研制,我們建立了特高壓大電流開斷的科學技術體系,為后續1100千伏80千安斷路器研制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平高電氣相關負責人說。
該產品的成功研制,不僅為我國750千伏電網容量提升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更標志著我國在超高壓斷路器領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它就像是給電網裝上了一個智能“安全閥”,能夠在危險發生時迅速切斷故障,保護整個電網的安全。
同時,該產品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升電力輸送容量、助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不僅解決了我國電網發展的燃眉之急,更為全球超特高壓電力裝備技術發展貢獻了“平高智慧”與“平高方案”。